为什么南宋反而没有大词人?
就是因为南宋的词太雅致了,工于词句,精于炼字。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一个时代的词人全部去追求外在的辞藻华丽,而忽视了内在境界。
一位追求雅致,可是雅到极致不风流啊!
所以到了元朝,词落寞了,取而代之的是元曲。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不管是诗词也好,曲艺也罢,种种艺术形式都是在向雅致的方向去发展。最后发展到极致就要走向落寞。
相声也是如此。从一开始天桥撂地,从民间开始流传至今一百五十年。
相声雅致过吗?雅致过!当初清末的时候有不少贵族子弟还有一些有学问的人编纂过一些相声段子,一部分流传至今成了现在我们相声里头的文哏类的节目。
还有当初……我应该喊人家老祖,侯宝琳先生。侯大师力求把相声里一些不文明的东西剔出去,最后把相声带到主席眼前了,这还不够雅致吗?
所以说按照这个发展方向,相声之前的落寞是必然的。历史的走向就是如此。
当然这不是侯先生的错误。相反,老祖也是顺着历史的走向。不改的话相声当时就要完,正是有侯大师给相声续命,这才能有我们今天。
但是为什么说相声到如今又火了呢?
研究古代文学的时候还有一种现象,叫做起雅还俗。就是说这门艺术太雅了,最后没办法流传,只能等死了。最后出来一位高人,把这门艺术还原一下,复古一下,让它再多活一段时间。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韩愈先生的古文运动。提倡复古,避免文章中过多华丽的辞藻。
再比如清朝时候,词又活过来了。清朝著名的词人纳兰容若,也就是纳兰性德先生不就是如此吗?
这叫做起雅还俗。
放到相声来说也是如此。虽然说二者相差挺大,但是艺术类是相通的。
我觉得我师父做的就是这样一个起雅还俗的工作。
他把相声重新带回到小剧场,带回到民间,让大伙儿都能听到相声,这是有大功德的。
至于说日后相声如何发展,我觉得目前来说就挺好。作为通俗文化的代表,维持小剧场演出,偶尔有大蔓儿开个专场也无可厚非。
不需要去过于追求雅致。
北宋大词人柳永,为什么这么出名?有句话说的好,叫:凡有井水出,皆能歌柳词。说明人家的词通俗!只有通俗才是这一门艺术发展和兴盛的必要条件。
相声想要活下去,有通俗这俩字儿就够了。
这也是我触类旁通吧,从其他方面看待相声的发展,而且我敢说再往后来看,相声必然是越来越火爆!
这就是我对相声的一些理解。”唐云尧微笑着说道:“您觉得可以写出来吗?”
肖禹泽思索片刻,脸上也露出了笑意:“当然可以,我还要感谢唐老师的精彩发言呢!”
“哈哈哈,没什么。”唐云尧打了个哈哈。
【作者题外话】:关于狐狸对相声事业的一点个人看法。借主角之口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