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东哥的心路历程(2 / 2)

“不要我就走呗!又不是我求着人家。”李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你再说!”李筠杰一瞪眼,“你没求着人家,是你哥我求着人家!在这你给我把你那脾气收一收!这儿不跟在家似的我惯着你,听见没有!”

“好,听见了。”李东颇有些不情愿。

“对了哥,现在台上头表演的这个小伙儿是谁呀?”李东一扬下巴。

“还小伙?”李筠杰不高兴,“人家是班主郭先生的顶门大弟子,你看后台这一帮年轻演员,都给管他喊一声师哥!我告诉你一会儿别胡说八道听见没有?”

李筠杰为了这个弟弟操碎心呐!

“一天到晚的就知道训我……”李东嘟囔几句也没听清楚说了些什么,俩人就守在下场门这边静静地听着唐云尧的表演。

“自大清国定鼎以来呀,万国来朝,都是年年进贡,岁岁称臣。在咸丰年间,高丽国王进贡大清国两桌铜器。这两桌铜器进到北京,先要送到礼王府。

当时是礼王爷权朝,礼王爷一瞧这两桌铜器,是天珍贵宝,万国难选,上等的东西,自己府里就留了一桌,那一桌进到皇上驾前。那时侯我曾祖父在礼王府里当差,礼王爷爱惜我曾祖父老成练达,忠实可靠,就在这桌铜器里头,拣了两样不要紧的东西,赏给我曾祖父。

你说怎么办?王爷赏了,有心要吧,这是皇上家的东西;有心不要吧,又怕王爷怪罪。赶紧谢过王家千岁,把这两样东西拿回家去,可没敢摆着。”

“怎么哪?”刘哲问道。

“摆着就活不了哇。”唐云尧赶紧接上,“皇上家的东西,咱们家敢摆吗?就把他埋在我们家后的花园了。实指望后辈儿孙就吃这个就吃不了哇!

到了光绪十二年,也不怎么走漏了风声,被御史言官知道了,御史言官在皇上驾前参奏了一本,说我家私藏贡宝,有欺君之罪,皇上龙颜大怒,派官兵到我们家查这东西。合算到了我们家,直接就奔后院,把这东西刨出来了。

把东西刨出来,把我曾祖父五花大绑,绑到三法司审问。

这三法司乃是大礼寺正卿、刑部尚书、督察院总宪。九堂会审,打了二年半的官司,要没有礼王府的人情托到了,早就死在里头了。就为这铜器呦!”唐云尧说得眼珠子瞪得老大。

“什么铜器呀?”

“一个耳挖勺!”唐云尧大声说道。

“嗐!”刘哲一抖楞手,“耳挖勺值个什么钱呐!”

“耳挖勺是不值钱,”唐云尧一点头,“上头还有半块耳屎呢!”

“哎呀!”刘哲气得一捂脸,“那更不怎么样了!”

“这个不值钱是吧?”唐云尧问。

“当然不值钱了!”刘哲点头。

“那没关系,”唐云尧摆摆手,“我们家还有一样铁器!”

唐云尧说的正是传统相声段子,《卖五器》。卖的是铜铁瓷锡木五样东西。

当初创作这节目的老先生也是一时气迷心了。当初外国人,二鬼子,地痞流氓组成的特务天天挨家挨户搜房子。

您想一个穷说相声的家里头能有个什么?

天天搜搞得老先生自己都觉得是不是家里头真的有什么宝贝了。

最后老先生一气之下,得了,你不是说我家里头有宝贝吗?行!我就给你弄五样宝贝出来,铜铁瓷锡木,每一样说得都花哨极了,结果一解开底,全是些破烂。

以此来讽刺那些整体来家里头搜寻的那些人。

师父的那一版里头头一样铜器是打元朝末年开始背,这是把评书还有其他节目里头的一段掐了过来填上来。

所以宝贝的来源不一样。一个是番邦进攻,一个是打元朝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