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郑和海图(2 / 2)

郑和航海图,至少在崇祯年间还好好的呆在库房里。茅元仪编写《武备志》,就将其将录入其中,足足录了几十页!

即便航海图被毁掉,也是在满清焚毁和文渊阁里几百万册藏书一同烧毁的。

库吏按照索引寻了一会,很快就把航海图找到。除了全名为《自宝船厂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之外,还有几百册类似航海日志的文字资料,记录沿途各国风土人情以及各国的特产等内容。

宋玉直接叫来几个书吏,将这些资料全文抄摹,航海图也临摹一份下来。

几天后,当宋玉命把抄摹的海图和书册送到酒楼里,拿到银子时,瞧着白花花的银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五百两银子,这海商可真是阔气啊!不过,这海图又有什么和?”

……

“爷,有了这些海图,我保准能到达海图的每一个地方,爷,你看这里……”

盯着桌子上的海图,李惠美显得有些激动。

其实,这阵子她一直在学习怎么用六分仪以及钟表测经纬度,不过那些都需要计算,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这可不是几个月就能学会的,况且仅仅只懂得测量经纬度,并不意味着就能航海,毕竟,海上航行还需要面对包括洋流风向在内的各种问题。

而郑和海图的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以后世人看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海图,恰恰是此时大明的船主们所熟悉的。

朱国强带来的19世纪初技术水平的航海技术或许先进,但是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习,都不一定能够普及,眼下这些海图是进行东南亚殖民最合适的选择。

“惠美,你不用亲自过去,这个月,先试着用这个海图指引去一趟河口那边,先在当地开辟一个据点,然后再慢慢的把移民送过去,可惜了……”

朱国强摇头长叹道。

“营造纪要居然焚毁了,要不然就能造出大宝船了,这样运移民也就能多运一些过去。”

尽管海图在京城,可是宝船的营造纪要却一直存放于南京的龙江船厂,早就和船厂一起毁于历史之中,这着实让人感觉可惜,毕竟,那可是传说中的“万吨巨船”啊。

“大宝船?”

李惠美反问道。

“其实船小运的人也不一定少到那去,就是二十多丈长的封舟,顶多也就是坐上五六百人,船大了看似运的人多了些,可船上的水手也多,操纵起来更不灵活,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也是得不尝失,毕竟船上运的都是人……”

听着李惠美在那解释着大船与小船之间的利弊,朱国强只是笑了笑然后说道。

“船大船小,眼下无所谓,不过对于海军来说,重炮巨舰才是未来,至于眼下,最重要的是运人!”

手指在海图上画了一条线,最后落到台湾的位置上,他又说道。

“我们要把人送到这里,把几十万、上百万的百姓安置到这里,然后再从这里扩散到整个南洋……”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现恐怕是最适合殖民台湾的时代,受小冰河期的影响,现在的台湾倒不算是处于亚热带地区,鸡笼的冬天会下大雪,至于大员,也就是后世的台南那,那里的冬天仍然需在穿厚衣服。

这也难怪,毕竟海南都下大雪啊!

这样类似于温带的气侯减少了许多热带疾病,这无疑更有利于移民的拓殖。

“我们可以先从这里开始,然后就是河口,”

手指在地图上划着,一直划到后世湄公河三角洲的位置,然后又划遍了南洋各地。

这些地方都应该是自古以来就属于华夏的地方,毕竟,华夏最早发现这些地区。

不过,现在让别人抢了先,不过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只要抓紧时间,这些地区还是会成为大明新的鱼米之乡。

当然,想要实现这一切,必须要先解决一件事——荷兰!

除了荷兰之外,还有郑家,因为他们是在这个道路上不可能回避的力量。如果成为敌人,一定会给移民的路上增加很多的风险。

“哎,还是要谈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