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如来的手段(1 / 2)

在那道神念之中,接引圣人将无天的底细通通告诉了如来。

如来则是一肚子的愤懑不满。

这特么叫什么事儿?

准提圣人留下的烂摊子,凭什么要劳资来收拾?

关键是自己不收拾还不行,因为这个所谓的无天占了自己成圣的机缘!

本来佛门大兴,就是要多一位圣人出来的,虽然出了个逆命天尊横生波折,可是天道显示,那尊圣位还在啊!

如今可好,那圣位应到了准提的魔念化身身上了,没自己事了?

这肯定不行啊!

故而接引圣人的这道神念中给他的任务,便是灭杀或是降服无天。

好在无天毕竟是一尊为这洪荒天地所厌恶的大魔头,虽然有了圣人修为,但却无有圣人名分。

如来一声长叹,出了佛国,降临在灵山之上。

顿时,整个灵山的诸佛、菩萨等感知到了如来的气息,顿时纷纷大喜。

就见文殊、普贤、大势至、观世音四位大菩萨,化作四道金光,降临在如来身前。

“我佛,如今魔气猖獗于西牛贺洲,更是将我灵山团团围住,如今为之奈何?”第一个说话的是大势至菩萨。

要说如今的佛门早已不是当初,准提、接引为了佛门兴盛亲自四处奔波的时代了。

那个时候的西方佛门,虽然不过是大猫、小猫三两只,但却上下一心,没那么多的勾心斗角。

如今的佛门虽然强者众多,但是争权夺利的现象也是随之增长,底下的信众佛徒们,为了各自信佛的菩萨,打的头破血流、乌烟瘴气的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这位大势至菩萨,却是个难得的例外,如今这个菩萨的果位,也是自己苦修、厮杀得来,不曾沾染太多的香火、供奉,故而此时发问,也确实是出自真心。

但另三位菩萨则是眼观鼻、鼻观心,微微垂首,但掌竖在胸前,一言不发。

他们巴不得如来在这场劫难中身陨,万佛之主的位置他们也想坐一坐,毕竟,只要坐上了那个位子,就有资格得证混元道果。

如来心下冷笑,他哪里不知道这三位菩萨心中所想。

当即,便传下佛旨,令观世音:“领三百大罗金仙金刚,两位准圣罗汉,巡视幽冥血海!”

观世音当即脸色大变,今日的幽冥血海,可不是往昔能比的了,毕竟冥河老祖已然成圣,自己领着这么一帮子实力非同一般的人手,去圣人道场外逡巡,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啊!

想到这里,观音忍不住道:“启禀我佛,那血海那冥河圣人之道场,弟子若领着诸金刚、罗汉去其道场之外逡巡游走,只怕引起那冥河圣人的误会,那位圣人的脾气想来不好……而且,如今这西牛贺洲魔气冲天,弟子实在是不知我佛为何要遣弟子去那血海,还请我佛示下!”

如来听罢,嘴角掀起一丝冷笑,随即又迅速的隐去,只听他不紧不慢的道:“这魔气来的蹊跷,整个洪荒世界之中,若论至秽之地,自然是非血海莫属,那里实在是魔气最有可能出现的源头……”

说到这里,如来又是露出慈眉善目的微笑:“况且,冥河圣人虽然脾气暴躁,但毕竟是圣人,上体天道,想来还是识大体的,你只管自去,就算看在我的面子上,那冥河圣人也不会为难你的!”

观音很想骂一句,如今整个洪荒谁不知道那位冥河圣人乃是逆命天尊手底下最为忠诚的爪牙之一……还看在你的面子上?

你和逆命天尊的关系,以及逆命天尊上次是怎么对你的,你真当冥河圣人不知道?自己真要敢在血海之畔游荡,抱你的名号,有个屁用啊!

观音很想说一句推辞的话,奈何望着如来那似笑非笑的模样,观音还是把那句推辞吞入肚中,老老实实的点了三百大罗金仙金刚,以及两位准圣罗汉,顶着滚滚魔气,出了灵山。

至于到底是不是直奔血河而去嘛……那就没人知道了。

如来望着观音远去的背影,心中冷笑连连,他的目的,只不过是把观音发配出去而已,毕竟观音私底下在其信众中间,还曾流传过一个佛号,其号称“正法明如来”,其心迹,真个是昭然若揭!

这么个节骨眼上,留着这么个大变数在身边,实在是太危险了。

如来又转身看向文殊菩萨,文殊立刻也心虚的低下头去。

这位也不是个省油的等,他的信众在私底下颂其为“七佛之师”,佛师?这位想干嘛?

自己是佛祖、佛主,他却想当佛师?!

这也是个不稳定因素啊,想到这里,如来也淡淡的开口了:“文殊大士,领五百大罗金仙金刚,五位准圣罗汉,巡视五庄观辖地,暗查五庄观主镇元子,可有异常!”

文殊一听,这心里便止不住的下沉。

五庄观如今也是圣人道场啊,那位镇元圣人尚未登圣位之前,便人称“地仙之祖”,更是诨号“与世同君”!

如今也是逆命天尊的忠实拥趸,且先不说自己一个准圣后期能不能招惹的起。

关键是,再听听自家的这位佛祖给自己下的旨意,暗查镇元子!

暗查圣人?你疯了别拉着我一起疯啊!

自己也没怎么得罪如来啊?

这如来给观音的旨意,也只不过是巡视幽冥血海,怎么到了自己这儿直接成了暗查圣人?

文殊一肚子的惶恐和疑惑,他虽然想不通如来到底打的是什么心思,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但凡自己没修炼的走火入魔,那就无论如何不能接下这个要命的差事。

想到这里,文殊赶忙拒绝道:“五庄观镇元子乃是得证混元道果之尊,又岂会与这魔气有关,想必便不需再遣人过去查探了吧,还请佛祖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