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一箭三雕(2 / 2)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8330 字 2021-12-04

说白了,百余年的持续战争,早就让“西军”脱离了单纯的军事属性。

变成了诸多利益既得者相互捆绑,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的政治团体。

让这个以对夏战争为主要业务的政治团体,

丢下细水长流的夏国稳定业务,转而去做风险极大的辽国一锤子买卖,

有多少人愿意去做这种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的生意?

而且,这单生意做失败了还好说,

即便伤筋动骨,只要“夏人的威胁”还存在,西军就能从头再来。

可一旦做成,大宋就完成了对夏国的战略包围,虚弱的夏人搞不好就直接跪了。

原本做了百年的夏国业务,也可能会变成了一锤子买卖,

这显然不符合“西军利益共同体”的长远利益。

行伍出身的刘法,未必就能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但作为西军的领军人物,其人身边必然不会缺人“出谋划策”。

在各种综合意识影响下,刘法或有意,或无意对西军战略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些意见当然有很多会与锐意北伐的童贯背道而驰,双方的分歧和矛盾由此产生,

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北伐日程愈近,逐渐扩大。

实际上,童贯是不想和刘法发生冲突的。

他虽然统帅西军,却不属于西军的一员,

童贯和西军之间,本质上讲,只是一种雇佣与合作的关系。

其人并在乎手下将校是否对自己言听计从,也在乎西军是否有自己的利益,

他只在乎在有生之年,出色完成从皇帝手中争取到的灭辽复燕项目。

而西军恰好是这个时代,最能接下这单买卖的“乙方”,仅此而已。

很可惜,“西军利益共同体”对这单业务评估之后,兴致缺缺。

对此,童贯的做法并不是抖威风,使蛮劲,

而是尝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

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只是有一定的效果而已,

这中间,始终梗着一个叫做刘法的“项目经理”。

童贯做不通刘法的工作,转而去动员赵隆、种师道等人,

但几乎所有西军重将都明确表示反对。

其人与赵隆论及燕云之事,以高官相诱“君能共此,当有殊拜。”

赵隆却答复“隆武夫,岂敢干赏以败祖宗二百年之好?异时起衅,万死不足谢责。”

刘法不表态,任何人都不会支持童贯。

童枢密使无奈,只能迁赵隆知西宁州,随后又迁温州防御使。

其人打算慢慢剪除刘法的羽翼,提拔军中的少壮派,最后再抛开刘法单干。

但刘法的“扯蛋”,远不仅表现在公开表达不同意见上。

三年前,因为李雅阿卜的错误情报,夏国梁多凌统军来攻大宋定远城。

随后,大宋皇帝命童贯统帅全部西军,坚决反击贼心不死的夏人。

刘法在此战中,于古骨龙遭遇夏右厢军主力数万铁骑,

其人毫不畏惧,亲领主力迎战正面。

两军鏖战正酣之时,奉刘法之命的赵隆部奇兵又突然杀出,

攻击夏军侧翼,敌军大败,斩首三千级,为历年来少有之大胜。

打败夏军后,刘法又于古骨龙筑震武军城。

一年后,刘法再次出军,猛攻仁多泉城。

夏军慑于刘法的威名,亲王李察哥部数万人不敢应战,

仁多泉城守军久无援兵,只能投降。

刘法却在夏人降后,下令屠城。

此举不仅没有恐吓到夏人,反激起了彼辈奋死反抗之心。

朝廷以打促和,先压服夏国,使其短期内不要搞事,

再集中精力图谋战辽国的战略图谋由此落空。

短期内,大宋与夏国失去了和谈解决问题的可能,

双方不得不长期屯重兵于边境,不断拼国力消耗。

大宋的国力虽然比起夏国雄厚,但处处用兵也是捉襟见肘。

就在一年前,因为宋夏之战,西军“抽不出”兵力支援泸南的平乱,

不得不抽调厢军性质的登州刀鱼战棹巡检司官兵赶赴泸南,

由此给了徐泽一战成名的机会,养出了一个尾大不掉的军头。

还让童枢密使稀里糊涂里结怨了梓州路转运使赵遹。

仁多泉城被屠,童贯初时以为刘法只是贪图战功才下此狠手,

后来,越想越觉得此战从头至尾都充满了疑点。

经过几年的观察,其人总算看明白了——

刘法等人就是故意违反军纪,以此激怒夏人,并把西军长期拖在对夏战场上。

这帮军头有一个算一个,都只想种铁杆庄稼,年复一年地打夏人。

<aonclick>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aonclick></di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