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岳韩交锋(2 / 2)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8448 字 2021-12-04

同军骑兵尚在五六里之外,城墙上就有好几门“威冂大将军”火炮接连开火。

超过极限射程的炮击自然不会有什么效果——

也不对,至少能听个响,给宋军士卒壮胆。

可在同军将士眼里,则是清楚地暴露了宋军士卒极度恐慌的状态。

天色渐晚,守军又预有准备,岳飞自不会傻到强行要求麾下骑兵强攻城池。

而且,四个营的精锐骑兵找准了时机,有机会在野地击败上十倍混乱的宋军,却难以撼动已经做好防备的大城临安。

岳飞率队绕临安跑了小半圈,大致摸清了守军的基本情况后,就果断撤到十里以外,命令将士们伐木立营。

临安城墙上,宋军将士远远地看着同军骑兵无声地来,又无声地消失在夜幕中。

隔得太远,不能确定发威的“威冂大将军”有没有打中骑兵,但敌人的队伍始终没有一点慌乱,却给人以极大的压抑感。

极度紧张之下,有自认躲过今日一劫的宋军军士竟然哭泣出声,惹得更多人担心自己的命运,一旁的军官赶紧怒声斥骂。

李纲没心思管将士们的心理问题,其人眉头紧皱,心中也极度不安。

同军来了又去,被炮击不慌,太从容了!

就算李纲再不知兵,也知道这样的军队绝对不好惹。

这还只是大军的前锋,就有数千骑兵,后续人马该有多少?

嗯,“数千骑兵”并不是李纲数出来的。

李相公虽然识数,却没办法数出数里外快速移动的同军骑兵究竟有多少人。

术业有专攻,大多数外行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李纲特意询问了几名有经验的武将,汇报的数字从三千到六千都有,总体来说还不算太离谱。

不能怪宋将们眼瞎,把千余骑兵看成数千人。

自李子义大闹京东路之后,大宋军队便屡战屡败,不断损兵折将,而其中损失最大的其实还是每次都必抽的京营兵马。

虽然损失的兵马战后一再进行补充,但多少人确实补充到位了,又有多少只是纸面数据,就只有无所不能的昊天玉皇上帝知道了。

决定迁都临安后,教主道君皇帝赵佶深感原本的京营不堪再用,便以组建留守司的名义,将部分账面兵马全部交给了王黼。

其人则带着一直没有遭受大战折损,编制勉强完整的部分殿前司兵马来到临安,又以这些兵马为基干再扩编,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因而,临安城中的宋军虽多,实际绝大部分都是没有见过血的雏儿。

这也是何灌望风而逃后,敢觍着脸请求回城戴罪立功的原因之一。

实话说,临安城中,还真没人比他何灌更知兵。

可惜,一世英名毁于一战。

一矢未放便丢了汝州,其人注定再无法得到赵桓、李纲等人的信任。

因双方的距离过远,加之黄昏时分天色昏暗,守军又没有同军的望远镜这等神器,极度紧张之下,观察到的景象自然会失真。

实际上,一群没有见识过“真骑兵”的武将,隔着很远错将一人双马的同军骑兵数量翻番而不是乘以十倍,也算是素质过硬了。

李纲担心同军会杀回马枪,在城上守了好一会。

直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又再三叮嘱几个负责各面城墙的武将务必要提高警惕,严防敌军半夜偷城等等注意事项后,其人才下了城,赶到尚书省。

同军攻入开封扩大战争时,白时中、李邦彦、赵也等宰执惧同入骨,廷议时竟然不思坚守,反而蛊惑慌了手脚的皇帝南幸或西狩。

这也是赵桓接受李纲的建议亲征行营组建时,宰执重臣中唯有李纲同党——新任中书侍郎吴敏挂职行营,其余人尽皆被排斥在外的原因之一。

有鉴于此,这段时间不仅李纲要夜宿尚书省,其余诸宰执也要宿于内东门司内,都不准回家,以防有人趁乱逃跑。

大战已经来临,李纲作为亲征行营的实际负责者,组织城防只是职责之一,更重要的是守住天子和朝廷不乱。

而且,李纲还不能直接睡下,睡觉前他必须先进一趟皇宫向皇帝复命,并请天子早下决断,以定军心。

赵桓本就胆小,同军打到了城下,其人如何睡得着?

李纲三两句话便将敌情说明,并趁机向天子献上诸如赏将士、正朝堂等救时之策。

赵桓听到同军骑兵数千已至城下,守城军卒士气低下无心抗敌时,霎时脸色苍白,牙齿不受控制地咔咔作响,根本没听清李纲说得啥,均都点头应下了。

眼见赵桓这副狼狈模样,李纲又担心皇帝惊吓过度,搞不好就会再次生出逃跑的想法,赶紧挑些好话说。

后者却全没心思听进去,只是一味地无意识点头。

李纲强压烦躁情绪,询问起另一件事。

“中宫和大宁郡王回来没有?”

赵桓面色更加难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其人一旁的王孝竭有心挽救自己在李相公心中的形象,赶紧接上话。

“回相公,圣人和郡王已经行远,追之不及,还没有回来。”

下午赵桓被皇叔赵俣、赵偲所劝,手书“可回”二字命内侍追回妻小时,李纲就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此时才专门问皇后和大宁郡王行踪。

没想到皇帝果然没有追回妻小的想法,都到了这么危急的时刻了,还在打马虎眼。

赵桓故意不召回老婆孩子,怕是随时准备再逃吧?

李纲一心抗同,皇帝重臣们却尽扯后腿,如何能不心寒,当即朝王孝竭吼道:

“哪还等什么?速速派人再追!”

“这?陛下?”

被李纲这一吼,赵桓终于回过神来,立时板起脸不悦地道:

“好了,夜已深,谌儿年幼,如何能走夜路,明早就回来。朕乏了,李卿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