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准备进行一场有组织的撤退,但对面的隋军却未必如他的愿。
实际上从浅水原之战到同州、潼关、灵州等地的一步一步计划,隋军早就已经推演了无数遍,无论是黄明远还是下面的张文远、刘云芳等人,早就将李渊可能的反应算计于心了。
黄明远知道李世民一定会败在浅水原,将一场本应该打赢的仗打输了,这才是先知的优势。
可以说从李世民兵败浅水原,黄明远数十年布的这个局终于开始正式进行。而到目前,其间的每一步,都在按照黄明远的计划实行。
可以说李渊父子,一直在和历史作斗争,他们不仅仅是败给了黄明远,还败给了历史书。
所以当李渊动的时候,对面的张文远和刘云芳也开始动了。
为了对付李渊,黄明远布置的各支军队分布于七八个战场。在这个交通不便、信息不便的时代,如此分散的战场环境,简直是致命的。
很可能你那边还等待出击,另一边已经撤退了。
所以为了保证将各处战场串联在一起,黄明远花大力气构筑了三条情报网。
一条是沿着黄河和清水河,从延安郡到龙门、蒲坂、潼关的信息网。这条信息网水陆两用。
因交通不便,黄明远从风陵渡沿着黄河往北直到龙泉郡永和县,数百里黄河岸,每隔二十里修一个临时烽燧堡,共修了三十多个,以方便信息通传。
一旦有事,通过点燃烽火数量的不同,可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将不同的信息传递到数百里之外。
而另一条则是从盐川郡与灵州的边界,直通向延州。
第三条则是从弘化郡和泾州、原州、宁州三地的边界,向西经上郡直到壶口山。
这两条路,则是陆路和烽燧相结合,最后到连接到第一条路上。
所以黄明远占领灵州和原州的消息,很快送到张文远和刘云芳的手中。
在原州以北的荒原上,黄明远建立了数十个驿站,尽置快马良驹和熟练驿卒。
黄明辽占领原州城,消息穿越荒原,快马送到弘化郡方渠城(今甘肃省环县)。然后顺着马陵水,直达弘化郡城,再通过烽火和快马结合,送到上郡黄明征的手中。再使用快马急报,送达壶口山。最终沿着黄河东岸的烽火,送到张文远和刘云芳二人手中。
再加上在陇山和横穿关中的时间,黄明辽什么时候能到达长安城,二人几乎算个大差不差。
差不多到了计算的日子,二人也开始准备进攻。
此事二人本并不是那么确定,可当同州城有军队开始在洛水上搭建浮桥,二人便有了把握。
李渊想逃。
能让李渊这么急着逃的,只有黄明辽打到长安一件事。
可以说这个时候,双方的底牌基本上都已经掀开,剩下的,便是双方实力的对抗了。
李渊想在洛水之上建桥,隋军当然不会如对方的意。
为了阻击唐军的施工,刘云芳命令王君廓率领骑兵部队,从北面包抄到同州城以西,对筑桥的唐军进行袭扰。
又在洛水上游,设置了十多艘火船,满载着硝石、猛火油之物,点燃之后,冲向唐军未完成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