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彦派人攻击长沙,而主力则放在了南面。
湘水算是整个荆南的母亲河,发源于五岭之中,自南向北,汇入洞庭湖。而在潭州境内,后世湘潭和株洲之间,湘水转了两个弯,先向西再向北,使得此地有一段湘水是东西流向的。
欧彦的目光就在这里。
一条湘水将这片区域围了一个三角形两条边,而剩下那条边又是一道山岭,双方正好可以围成一个天然的密闭区域。
很快,李琛接到贺若怀广的求援消息之后,便率领八千唐军急匆匆地从衡州赶来。
此次李琛南下,带了三千老兵,五千降兵。八千人马,在人口稀少的荆南,完全可以横扫各州。
李琛想过隋军会来,但没想过会这么快。
而且李琛并不太了解荆南的地形,在他看来,荆南和豫章诸郡有大山相隔,那豫章的北隋军队难道是飞过来的不成。
不过他再是狐疑,也不得不全力北上。他很清楚光凭贺若怀广手中那两千老兵,无论如何是守不住长沙城的,而长沙城一丢,则意味着半个荆南便丢了。
不得不说,李琛和贺若怀广一个样,都没把那上万梁军降兵当作正经军队,计算战力的时候都不带上人家。
李琛率部一路疾驰,很快到达欧彦预设的战场。
按道理来说,一般大河之上,只要不是长江,都能搭建桥梁,最差也是临时浮桥。只是现在的荆南太荒僻,哪有人有工夫、有钱给荆南修桥。
于是李琛所部,只得征集附近的渡船过河。
因为船少,这河过得也比较缓慢,所以李琛便下令三军临时在河北岸驻扎,等全部渡过之后,再一同前进。
此时隋军离着李琛部没多远,而欧彦更亲自带着十多人前来观察。
眼看河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不绝,而整个唐军亦毫无防备。身为中郎将的朱珲便建议欧彦立刻发起攻击,来一个半渡而击。
欧彦却是拒绝了。
欧彦心中早有打算,若半渡而击,的确能大败唐军,但并不能全歼,河对岸的唐军就要逃了。
过了大半日,眼看到了傍晚,唐军已经完全渡过湘水。
眼看天就要黑了,李琛虽然忧心忡忡,但还是下令原地扎营,等到明日再北上。
这时一直潜伏在东北面山岭之中的隋军开始动了。这道转弯的湘水就是因为这一片山岭才不得不变道的。而这片山岭完美了堵住了凸出去的这块缺口。
很快,隋军对唐军大营发起了猛攻。隋军这一路有右领卫直属部队、六十一军和江州郡兵组成,约一万三千余人,几乎是唐军的两倍。
在隋军骑兵和步兵的猛烈攻击下,唐军不敌,立刻便溃散开来,各部唐军四面逃散,很多人直接翻身跑向身后的湘水。
一条湘水阻拦,不知道让多少人因此而溺水毙命。
欧彦控制着对唐军的节奏,不断地猛攻,但又不一击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