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时分,长安城内外秋意正浓。
不同于别处,长安城的秋天少了些萧瑟,多了一份生机,三辅各处的达官贵人、商贾百姓纷纷涌入长安城,准备在大汉都城内度过茫茫的寒冬。
不过面对秋意美景,刘病已却没有时间游玩欣赏,这段时间在张贺的主持下,刘病已正式向许家下了聘书,准备迎娶许平君。
“许以一人以偏爱,愿尽余生之慷慨;山水相依,坚守不离。”
这份聘书是刘病已亲自书写的,许平君收到之后,顿时心神摇曳,面对刘病已送来的诗句,心中不由得对于婚礼期盼了起来。
此时大汉的婚礼依旧奉行周制,包括醮子、亲迎、妇至成礼、见舅姑等程序,由赞者、司仪、执事等数人主持整个婚礼仪式。
为了不在婚礼中露怯,刘病已在樊明、刘宏、张臣三位儒生的讲述下,熟悉了一下周制婚礼的情况,甚至还在众人的嬉闹之下,在家中演练了整个流程。
此时大汉流行的周制婚礼不举乐,不庆贺,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此时民间相传最早的婚礼是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的,并且在民间婚礼还需要准备俪皮(成双的鹿皮)作为聘礼,整套婚礼仪式合为"六礼",便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刘病已为了准备俪皮之礼,在长安城内很是寻找了一番,俪皮在深秋时节非常不好找,到最后还是公孙群、陈行二人前往骊山附近,在一户猎户家中买到的。
下完聘礼之后,刘病已便委托樊明和张臣二人前往许家,走完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几个环节。
刘病已迎娶许平君的日期就定在十五日之后,恰好是黄道吉日。
日期定下后,张贺和丙吉都收到了刘病已亲自送上的拜帖,史家那边也没落下,刘病已特意让公孙群跑了一趟杜县,邀请史高、史曾、史玄三位叔叔来长安,同时还要将王炆、唐博和老夫人也一并接到长安城。
刘病已还想要邀请郭著、赵安二人参加自己的婚礼,但考虑到二人行踪不定一时之间找不到人,再者二人的名气太大,同时参加自己的婚礼,也会让长安城内外过多的关注到自己,于是刘病已便将此事作罢了,想着日后再找机会向二位兄长解释、赔罪。
而后,刘病已便开始忙碌具体需要准备的各项事宜,不得不说,此时大汉民间娶亲的流程虽然并不奢华,但还是比较繁琐的,非常耗时费力。
不过在樊明、刘宏、张臣、郭侠、陈行几人的协助下,刘病已忙碌了十来天总算是全部准备妥当。
大婚当日,刘病已携带亲自撰写的迎亲书与礼数(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身穿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的、最神圣的色彩),策马来到许家府邸,身后公孙群、郭侠、陈行、樊明、刘宏、张臣几人都是策马跟随,几人身穿华服、仗剑陪同,顿时将刘病已的气势衬托出来。
再加上刘病已本身便一表人才、气度不凡,迎亲的队伍虽然人数不多、排场不大,但却非常肃穆隆重,让围观的长安百姓眼前一亮,纷纷鼓掌祝福。
当刘病已等人下马等候在门口的时候,许府的执事出来,将众人引领进去。
刘病已昂首走在前方,公孙群、樊明等人则是携带礼物随后。至于史高、史曾、史玄、王炆、老夫人等人,此时已经提前赶到许府内等候了。
此时大汉的婚礼还叫做昏礼,取"黄昏举礼之义"。在民间是没有奢侈的聘礼,没有铺张的排场,也没有喧闹的筵席。昏礼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民间百姓普遍认为这不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此时大汉民间的昏礼简朴干净,没有后世繁缛的挑盖头闹洞房这类繁杂的玩意儿,显得非常隆重和肃穆。
刘病已跟随执事来到正堂中,只见赞者侍立在旁,高声唱和道:“呈献迎亲书!”
刘病已将早已准备好的迎亲书双手呈上,由执事转呈当堂正座的许广汉。
期间,刘病已环视四周,只见许广汉坐在正中上首,张贺、丙吉分坐左右,其下便是史高、史曾、史玄三兄弟,以及坐在下首的老夫人。
至于王炆和唐博则是一左一右站在了老夫人的身后,并没有落座。
此时,许广汉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迎亲书,只见刘病已的笔迹跃然纸上: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看完,许广汉含笑点头,刘病已对着许广汉再拜,此时在赞者的唱和声中,两名手捧红烛的侍女成双成对的走入正堂之中,许平君身穿华服跟在后面,一同走了进来。
刘病已看向许平君只觉得眼前的新娘光彩照人,如同仙女一般,但又非常端庄,不由得心中激动,涌起了无尽的幸福之感。
此时在赞者的指引下,刘病已和许平君面向各位来宾行拱手礼,史高、张贺、丙吉等人都是颔首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