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取得大捷的消息传来,整个长安城为之轰动。
但是也仅仅是轰动而已,没过几日长安城内的官民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并没有因为此次大捷而陷入狂欢之中。
毕竟汉军天威,向来都是战无不胜的,汉军的胜利对于大汉臣民来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并不值得稀奇,只是值得庆贺而已。
天子刘洵接到捷报之后,也很是高兴了一阵,不过紧接着便收到了军候公孙群送来的奏报。
这份奏报是通过史家送进未央宫的,侍郎史曾趁着机会,脸色凝重的将奏报呈给刘洵,说道:“天家,此战杜县乡勇折损巨大,一千四百余人只剩八百余人幸存!”
虽然刘洵知道兵凶战危的道理,心中已经有了准备,可是当刘洵看到奏报的时候,还是心中一沉,此战之凶险还是超过了自己的预料,没想到经过严苛操练的“新军”也会折损过半。
“看来我还是小瞧了匈奴人的战力,也低估了战场的凶险!”
刘洵叹了一口气,而后说道:“想办法告诉公孙群,稳住大家,待到回朝之后朕自有安排!”
“诺!”
次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入宫觐见,天子刘洵在麒麟殿接见。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拱手说道:“启奏天家,西域大捷振奋人心,然匈奴此番是主动后撤,匈奴各部主力依在,对于西域和我大汉的威胁并没有解除,此战的预定战果并没有达成。”
“眼下,乌孙国昆弥翁归靡已经送来了国书,声称此番匈奴大军南下,乌孙国损失惨重,希望能够从战利品中分得六成,以便稳定国内局势。”
刘洵听到这里不禁眉头紧锁,说道:“此番我大汉出兵再次救下乌孙国,昆弥翁归靡竟然还提出这等要求?”
霍光说道:“天家明鉴,胡人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并不稀奇。”
“那以大司马大将军之见,此番朝廷应如何答复?”
霍光想了一下,说道:“启奏天家,对于昆弥翁归靡的请求,朝廷不必急于回答,先命其率领乌孙大军返回国内休整便好。而后,天家应立即召回长罗侯常惠,就乌孙国之事问之,长罗侯熟悉乌孙国情况,必能为天家和朝廷出谋划策。同时,天家还应给解忧公主写一份诏书,说明此战中朝廷的巨大耗费,解忧公主自然明白如何行事的!”
“甚好,只不过出征大军如何处置,是否立即撤军?”
霍光说道:“启奏天家,出征大军暂时不要撤回,等到乌孙国的局势稳定之后,朝廷再调回出征大军为好!”
天子刘洵听完不住的点头称是,当即下旨照准。
兑虚谷西口,汉军大营。
天子刘洵的圣旨送到之后,平虏将军郑吉当即将长罗侯常惠、昆弥翁归靡请来,向二人宣读了天子刘洵的圣旨。
昆弥翁归靡听到大汉并没有立即答应自己的请求,心中有些不悦,不过却不敢表露出来。
长罗侯常惠则是有些惊诧,没想到天家会在这个时候召自己回京。
平虏将军郑吉看着二人,笑着说道:“好了,天家的旨意也都宣读清楚了,昆弥和长罗侯就依旨行事吧!”
昆弥翁归靡强颜笑着说道:“既然是大汉天子的旨意,我听命便是,明日便领军返回国内。”
平虏将军郑吉拱手说道:“好!明日我率领全军将校为昆弥送行。”
长罗侯常惠说道:“我明日也启程返回长安城,不过还请平虏将军派人护送我回去。”
平虏将军郑吉笑着说道:“这是自然!”
次日,昆弥翁归靡率领乌孙国的六万余大军西归,而此战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一众匈奴俘虏全都留在了汉军大营之中。
长罗侯常惠也在一屯铁骑的护卫下,向东出发,日夜兼程赶往长安城。
十日之后,长安城。
长罗侯常惠一路上日夜兼程,赶到未央宫的时候,常惠已经疲惫不堪,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大圈,还是中常侍耿国带着几名小黄门连拉带抬,才将长罗侯常惠领进了宣室殿。
此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丞相蔡义、大司农耿寿昌也赶了过来,与天子刘洵一起接见了长罗侯常惠。
“臣,长罗侯常惠,拜见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