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太子的地位(1 / 2)

逆袭从上元开始 抉望 5084 字 2022-07-10

虽然自己都觉得自己啰嗦,但是,为了工程的稳定推进,尤其是为了不出现疫情,李贤也顾不得许多了。

瘟疫这玩意儿,一直以来都是跟古装剧联系起来的,至少,七八九十年代的电视剧里面,经常会看到瘟疫的字眼。

如今穿越到了唐朝,跟明崇俨晒太阳的那一天,李贤特意跟御医请教了一下瘟疫的情况。

瘟疫,就像是中华大地上去不掉的毒瘤,每年都会闹那么一两场,隔一段时间,就会闹一场大的。不过,托交通不方便的福,就算起了瘟疫,也很难扩散到全国的程度。

战乱年代,到处都是尸体,自然是瘟疫的诱因,而太平年代还出瘟疫,那就跟不卫生有关系了。

如果说刚来工地的时候,还好奇为何王勃专门叫了几个青壮拿着铲子,那么,现在就清楚了。因为,离开工地,周围的草地上,随处可见一坨坨或者一滩滩的东西。而那几个青壮,就是负责为太子将前路清理干净的。

本来,李贤认为自己并没有多洁癖,可是,不经意间看到一坨坨里面的白色长条,还是忍不住犯了恶心。

特娘的,怎么就忘了,就算是后世八九十年代,蛔虫还是困扰全民生活的大问题,如今到了大唐,又如何能例外。

走到了王勃口中的小溪,看到小溪边不远处依然不曾消失的污秽之物,尤其是,在亲眼见到上游有个王八蛋在溪水边撒尿,下游还有人趴在地上喝水的时候,李贤终于是忍不住了,干呕了好几声。

好不容易按捺住了吐意,李贤伸手扯着王勃,指指小溪说:“这玩意儿,能喝?娘的,现在立刻派人去长安,让铁匠打造铁锅,凡是饮水,必须是热水才行,实在喝不了的,晾凉了喝。”

“还有大小解,必须得到茅厕解决;还有,在小溪下游挖一个水池,所有人,每三天必须洗澡一次!这是命令,受不了的,就让他给孤滚回去!”

王勃怎么也想不到,太子殿下竟然在这件事上爆发了,还很气愤。

可是....全工地上下,就连他,喝得也是溪水里的水啊。

这里水质清澈,也没见谁喝死了啊。

您作为太子,爱干净,怎么就让我们这些人也跟着您一起干净啊。

虽然心里吐槽万分,但是王勃还是答应了下来。因为,在太子殿下的面前,他没资格反驳。

见王勃答应,李贤才松开手。

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炽烈的太阳,李贤只是指一指,早就成精了的李贤,就蹿了出去。

没一会儿,他就带来了一把遮阳伞。

一手拿着遮阳伞,遮挡了太阳光,李贤才继续查看工地周围的情况。

于是乎,工地上各州的青壮,都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一个身穿华丽服装的家伙,手里拿着遮阳伞,每走几步,都会有人为他清理前面的地面,这一看就是大官儿啊!

好奇之下,他们开始跟周围的人打听,这是谁啊,年纪轻轻的,就连工地的工头,都要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尤其是,周围还有好多全副武装的护卫,每到这个大官儿靠近工地范围的时候,那些护卫就会盯着工地上拿着工具的农工,一副见情况不对就抽刀子的模样。

这谱儿真大。

至于聪明些的,看到黄色,心里面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一问二,二问四,没多长时间,疑惑就充满了工地。

最终给所有人解惑的,还是一个没资格接驾的管事。

在得知这人是太子殿下以后,只要是听到的人,都会露出一副了然的表情。

是太子殿下啊,未来的圣人,那就说得过去了。

虽然这一位穿的明亮光鲜,手里还拿着防晒的伞,还有这么多带着武器的护卫。

但是,谁让人家是太子呢,摆这么大的谱,不奇怪。

虽然还很好奇太子来工地干啥来了,但是,想想晚上那顿饱饭,所有人都不由得加了一把力气。

朝廷这一次虽然没给青壮赈济的粮食,但是给足了老弱妇孺的口粮,他们虽然要靠做工换粮食,但是,谁架得住换来的粮食多啊!

平日在家务农的时候,都是忙时吃干,闲时喝稀。可是,到了工地,顿时就变了。

早晨是浓粥,中午是干饭,晚上还是干饭。.CoM

一天三顿啊!平日里在家,都是两顿或者干脆就是一顿。

三顿饭,还不是最让人欣喜的。

今年正逢旱灾,有的吃,吃得饱就没什么可抱怨的。

可是,谁知道,每天干完工以后,只要是上工的,就会被分一大碗粮食,不管是自己积攒,还是记到账上,等完工以后结算,都可以。

开始还有人自己拿着,平时上工地,都要带着,放在看得见的地方,生怕被谁给偷了。

可是,当粮食积攒的越来越多,大家就没了亲自带着的心思,而是选择了记账。

吃得饱,还有得赚,虽然每天干活很累,但是这年头,还奢求个什么?

尤其是当有人病倒了的时候,工地的管事,不仅会找医生诊治,还会免了这人的饭钱,这是什么?这就是善举啊!

正因为如此,大家干起活儿来,虽然累,但是没有一个喊出来的。因为害怕工期延误会连累到管事,只要是上工的,哪怕是刚刚病愈的,都铆足了劲儿,没有偷懒的。

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又是一个万里无云的天气,明明这会儿差不多都是下午两点了,依然热的不行。

看了一眼天上依旧明晃晃的太阳,李贤终于是忍不住,对着王勃挥了挥手说:“下令解散吧,都找阴凉地歇歇,把工地上的县令里正,叫过来,孤有话问他们。”

王勃答应一声,就吩咐管事去传令。

没过多长时间,忙碌的工地就安静了下来。

不过,民工们并没有散开歇息,而是簇拥着各自的里正,一起过来。

一千人的工地,并没有县令跟着,只有两个里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