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崇高理想(1 / 2)

除去这两万多人之外,其他的百姓大多是后来的流民。

人数有两万五千。

其中包括阳新的五千多人,另外那两万人七成是洪州等方向来的。

他们要不要分地呢?

要分!

不分地留不住人。

但是分地的数目必须减少。

经过大家的一番讨论,最终定下一套外来百姓的分地方案。

首先是阳新那五千原住民,他们是阳新的百姓,分的是阳新的地。

所以五十亩是要的。

而且阳新本就有八十万亩土地,每人五十亩,也才分出去二十五万亩。

至于其他的流民,每人可以分到二十亩。

二十亩虽然听着不多,但是对于流民们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

他们在原本的老家,也不能有这么多土地。

按人头每人二十亩,就算一家三口就是六十亩,相当于一户小地主了。

况且这里面还有一家五六口的,一下就能得到一百多亩地,瞬间就能跻身小地主行列。

而江州这边,需要再拿出四十万亩土地。

这样算来,一共分出去了一百五十万亩左右。

宋扬手里还能剩余二三十万亩的公田。

“行了。土地改革方案就这么定了。”

“告诉百姓们,尽量精耕细作,耕种不过来可以将土地一分为二,撂荒一年种一年,还可以避免重茬的问题。”

宋扬最后交代了一句道。

这些其实不用宋扬特别交代。

几位大人也都是懂农事的。

况且百姓们也不傻,一个人就算漫撒也种不上五十亩地。

撂荒一半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咱们手里的地不多了。所以农村的土地情况调查要抓紧”

从回来到现在,宋扬已经派出去好几支工作小组。

主要目的就是调查农村人口的留存情况。

目前消息还没有汇总上来。

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推算,乡村人口应该在六到十万之间。

但是他们大部分不愿意到城市里来。

宋扬的打算等到人员情况统计完,再考虑乡村农田分配情况。

乡村的百姓不愿意来城市生活可以,但必须让他们合并村镇。

不然东一块西一块也不利于管理。

况且农村土地也要重新分配,将百姓们合并起来也更容易分配。

对于农村耕地的分配,最终大家的意见是每人只给十五亩。

这样即便农村人口有十万人,也只需要分出去一百五十万亩土地。

还能剩下五十万亩左右的土地用于吸收流民。

每人十五亩也是经过几位大人的考量。

乔景龙对江州农村的人均耕地情况是比较了解的。

即便是德安较为富裕的人家,人均土地面积也只有八亩左右。

现在每人给他们十五亩地,相当于原有土地数量翻倍了。

这样一来也能冲淡因为迁村并集带来的怨念。

宋扬不是没想过强制所有百姓到城市生活。

但随着对时代认识不断加深,宋扬的思想也渐渐发生了改变。

乡村不能没有人,不然远离城市的土地都被会荒废。

最后土地改革的事情全部敲定,宋扬手里的理论土地剩余,还有七八十万亩。

这七八十万亩土地用来吸收流民稍显不足。

所以宋扬的打算是,后面再来的每人只给五亩。

分完为止!

这样就能吸收十几万流民。

之后再来的,那就只能通过手工业、租赁土地等方式自谋职业了。

如果计划能够实现,那么宋扬将直接掌握有土地的人口将达到四五十万。

这就是他的基本盘。

通过土地来绑住人口,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这样一来江州便能迅速恢复发展。

通过江州的繁荣,之后吸收的流民将从事土地之外的其他行业。

有了基本盘的支撑,其他行业也能快速发展起来。

毕竟农民也是要消费的嘛。

……

土地改革的事情说完了,政治方面的议题只剩下一个。

关于自治权的给予。

刚才讨论过了吏治,提过一些关于自治权的问题。

现在要详细谈一下了。

这件事是从阳新那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