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校放在码头工地这里当然是权宜之计。
但是先把孩子们圈起来,才是当务之急。
以后闲下来,再另选他处重建学校。
反正今年码头这边还用不上,地方建好了也是空着,这会儿正好利用起来。
当天晚上宋扬就通知了下去,让孩子们三天后到码头区的新学堂报道。
一时间新城百姓喜大普奔……
熊孩子终于有人管了!
而且更让父母们开心的是学堂还管饭,这下可让父母们省了不少麻烦。
学校的事情弄好了,宋扬便在新城里四处走走看看。
住宅区总体工期不错,已经有大半百姓住上了土胚房。
行政区还空着,只留出了各个衙门的位置,却还没有开始营建。
主要也是没有人才,建起来都没有官员可以任命。
之后是工业区。
这边已经有些小作坊开始建设了。
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木作和泥瓦工坊。
工业区在新城东北,靠近江口竹林的位置。
南边不远就是新城码头,西边挨着新兵训练营。
现在是城市重建恢复时期,木材、竹子、砖瓦有很大的消耗量。
所以此类作坊的建设优先级更高。
这些作坊都是由官方直接管控,要生产什么都是官府说的算。
但作坊的所有权是属于作坊主的。
等到紧急状态解除,便会归还他们的经营权。
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这些百姓们也都能理解,毕竟时局如此。
统一调配也能更快的恢复生产生活。
最重要的是宋扬个人的威望极高,几乎他说什么百姓就信什么。
工业区以西,旧城废墟以东,包括旧码头那里,现在都成了新兵营地。
码头那边的空地用于训练水兵,这边的空地则是陆军的训练场。
以后新城码头建好,旧码头就作为军港使用,正好将军用和民用码头分开。
视察完了老巢,宋扬正要回家琢磨教材。
回了主营便看陆济民在他自己家的小院里和徒弟们说话。
瘟疫基本结束后,陆大夫的生活也步入正轨。
私人小药铺在宋扬的支持下营业了,而且看病是免费的。
陆济民主要业余工作就是带徒弟,培养更多的医务人员。
这会儿就是在给徒弟们讲药理药效。
“草民见过王爷!”
“王爷好!”
“王爷千岁!”
宋扬走到他家门口,陆大夫和徒弟们都跑出来见礼。
“不必多礼,你们忙着,本王就是随便看看。”宋扬笑笑说道。
打了招呼,陆大夫让小徒弟给宋扬看座看茶,自己便又接着去教徒弟。
他教完了,又有一个中年人出来补充了一些。
这人也是大夫,叫李锐。
是宋扬从德安带回来的建昌流民。
现在做了陆济民的助手。
陆济民其实已经被宋扬封了医官儿,但这家伙草民草民的叫习惯了,见了宋扬总是自称草民。
对于称号的事儿,宋扬也不打算强迫百姓们马上就改。
这东西是潜移默化的,没那么容易就改过来。
等到陆济民教完了的徒弟们,才过来和宋扬叙话。
“王爷是有什么事吩咐在下吗?”陆大夫问道。
一般情况下,宋扬路过他这里也就打个招呼。
这次却在等着他下课,显然是有话要说。
宋扬也的确是有事儿,而且是刚才临时起意。
“陆大夫,的确是有事儿。”
“本王要办学堂的事情你听说了吧?”宋扬问道。
“当然听说了。百姓们都说王爷帮他们解决了看孩子的大难题呢!”陆济民笑着说道。
“其实本王是想找你说一下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本王就再想啊,咱们现在这个时局,估计科举考试什么的是暂时不用想了。”
“那不如让孩子们多个一技之长你说是不是?”
“所以本王就琢磨着多开几门课程。”
“也包括了医学,所以想请陆大夫去授课。”
宋扬说明了来历,关于专业教育的事情,宋扬之前就想过了。
但是医学却是临时起意加的。
上午在营地里溜达,也是再想有什么可以增加的课程。
看到陆大夫,便想到了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