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回:拜匣(1 / 2)

下八门 六毛四 3175 字 2022-06-08

李苏摔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小盒子,盒子不大,算起来也就成年男性一巴掌大小,四四方方,盒子表面雕刻着一些不同的花纹,看起来并不稀奇,盒身的木质因为保养不到位的原因导致它有些发黑。

“这是拜匣?”我看着地上的小木盒差异的问道。

李苏看着我冷冷的说道:“果然是一元斋的少东家……没想到这种东西都认得?”

我自然听得出李苏话里话外的嘲讽之意,微微苦笑了一下后,并没有搭理她这一句话茬,只是接着问道:“这东西……谁送来的?”

“谁送来的……难道你不知道吗?”李苏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我道:“这话应该是我问你才对吧?我之前的确是动过一些手脚,可那也算事出有因,但你现在弄这一出戏又是什么意思?”

我的手原本已经伸向了地下被丢在一旁的裤子,听到李苏的话,我便停住了自己的动作,转头看了李苏一眼,淡淡的说道:“我弄出来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苏看着我说道:“什么意思……你看看那拜匣里面的东西不就知道了吗?”

我苦笑了一下,然后说道:“你说的没错……无论是什么事情,打开看一看就立马知晓了,别说还的确是这个道理!”

说完,我先是将裤子穿上,毕竟我脸皮虽然再厚,但在一个女人面前身无长物但那种感觉还是不太好。

穿上裤子之后,我伸手将地上的拜匣给捡了起来。

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拜匣?注意,我这里可绝对不是为了凑字数,而是真的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所以没办法只能多说上两句。

拜匣其实也叫做拜帖,而拜帖这种东西据我了解,送拜帖这个风俗源自于汉代,那个时候还不叫做“拜帖”,而是称之为“投名刺”,到了唐宋时就有人称它为“门状”,明清时谓之为“红单”,请灭亡后的民国时期大家伙儿这才俗称它为“拜帖”、“名帖”。

那么拜帖是干什么用的哪?

其实说白了,拜帖它就是替代主人去“拜访”的一种工具。

关于这一点,资料当中明确有显示,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卷三十“名帖”中说:“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则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

到了清时,“拜帖”这种方式常常被人用作拜年。

所以,在那个时候由于是贺年居多,人们送的“名帖”大多数都是用红纸书写成,故被称为“红单帖”。

“红单帖”上面写上姓名送给亲朋好友,以示祝贺。派人送的,称“正帖”。把拜年帖子放在木匣子里送的,称为“拜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