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盐税,一年一个台阶的往下掉,而且还是百万级别的下降,当今受不了啊。
两年就下降了两百多万两,国库自然受到了极大影响。
当今勃然大怒,连续两任扬州巡盐御史倒了大霉,全都被贬去南疆烟瘴之地跟蛇虫为伍去了。
要不怎么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呢。
林如海在任时,最起码盐税的标准都超过千万两,绝对是难得的能臣干吏。
当今都有些后悔,不该调林如海离开扬州的。
要是林如海还在扬州巡盐御史任上,国库收入每年都能多上数百万两,能做多少事啊。
当然,当今也只是想想罢了。
就冲林如海任前干的那事,他也不可能让这厮继续留在扬州等死。
毕竟是能臣干吏,万一要是真的死在扬州,对当今的名声影响太大了。
不过眼下,当今很想提振国库收入,倒是可以好好思量思量,林如海鼓捣出来的海盐之法,能不能尝试一番?
正好,京城不远的津门,就有一处大盐场。
话说,贾蓉看上的,也是津门。
作为漕运在北方的重要节点,津门是从明初才发展起来的。
此时的津门,不过一个通过漕运,才发展起来的繁华镇子。
但凡后世过来的穿越者,都知晓津门的发展潜力到底有多大,单论经济规模可以堪比京城的存在。
通过简单的调查,贾蓉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儿。
就是,原本能够作为京城海运门户的津门,此时在海运方面却是乏善可陈。
要知道,蒙元时期的津门,可是当时南粮北运的重要关口,一度取代了漕运的作用。
在短暂的明朝时期,由于朝廷更重视漕运,津门的海运节点作用被大为限制,可那里依旧是比较重要的北方港口。
起码在红楼世界的明朝时期,海运从来都没有中断。
大乾延续明制,同样重视漕运,但海运也没中断过。
可就贾蓉探查所知,津门的海运量萎缩到了一定地步,完全不符合其京城海边门户的地位。
后来经过详查,这才明白其中因由,还是利益作崇。
津门作为北方漕运重要节点,自然和漕运深深绑定了利益。
坐镇此地的官员,以及百姓商贾等等,基本都是依赖漕运吃饭,自然不会待见有可能动摇漕运地位的海运。
在官民双层打压之下,津门的海运逐渐萎缩,甚至到了很不起眼的地步。
真真叫人感叹,记忆中的津门何等繁华?
说起大乾海上贸易,延续短暂的明朝制度,一直都没有中断过。
红楼世界的明朝在土木堡之变时,没有力挽狂澜的于少保,京城被瓦剌蒙古攻破,整个国家彻底崩溃。
那时候,明朝可没有因为倭乱,实行所谓的禁海之策。
后面战乱百年,对外的海洋贸易,一直都没有断绝过。
….等到大乾太祖一统中原,彻底结束了乱世,自然更不可能主动禁止海洋贸易。
只是众所周知的缘故,海洋贸易的大头一直都握在东南沿海大族手里,朝廷并没有吃到多少红利就是。
大乾朝廷对待海洋贸易的态度,完全就是可有可无,不重视也没有刻意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