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安国(1 / 2)

东暖阁里,衮国长公主大剌剌地进来了,也不行跪拜之礼,而是在凳子上坐下,她摊开一块白绢布,送到了皇帝的面前,皇帝一看,一双眼睛瞪得老大,好半天,才辨认出自己的字迹,抬眼,目赤欲裂地看着衮国,“你从哪里弄来的?”

说着,皇帝就要一把抓过去,但衮国长公主自然比他快多了,她一把抓起后,塞进了自己的怀里,“你别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萧璴,这么多年,你就没有做过噩梦吗?安国有没有来找过你?有没有在你的耳边哭诉,说她冤枉?”

陆偃站在墙角,如同一根能够隐身的柱子,谁也没有看到,他浑身一颤,飞快地抬眼看了衮国长公主一眼。

“你和大皇兄之间不管怎么争,我都管不着,可是安国不一样,她是公主,她嫁给了陆秀夫,我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看一眼我那侄儿,他们一家就被你害死了。”

衮国长公主转过身来,看着皇帝,“这世上沉冤昭雪的方式有很多种,西疆的百姓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陆家叛国,唯有你这样的蠢货才会用这种方式害人。但,对我来说,谁起的头,谁来了结。你看来已经活不了多久了,我也等不及了,你准备如何为安国昭雪?”

衮国长公主逼问道,皇帝瑟瑟发抖,他四处寻找陆偃的身影,可是,这会儿,他偏偏没有看到陆偃,“谁让你进来的?你进来做什么?锦衣卫呢?给朕把她撵出去!”

衮国嗤笑一声,“你想让我出去,可以,你想好了,你写给韩进益他们的信,不止这一封,你若是自己下罪己诏,为安国平反,还能挽救一点明君的名声,你若不愿,我就将这些让人抄录成千上万份,张贴各地,不,我索性给白莲教好了,让那个所谓的李二太子去干这件事,我相信,他肯定很愿意。”

说完,衮国转身就要走,皇帝忙将她叫住,“站住,你站住!你就不怕我诛你九族?你就不怕朕将长阳侯府满门抄斩?”

衮国长公主的脚步顿了顿,她昂首挺胸,声音斩钉截铁,“不怕,我的九族也包括你,还有,不必拿郑家吓唬我,南衣已经死了这么多年了,他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等我,还有父皇母后,大皇兄,皇嫂,他们在等我,也在等你,我不怕,你怕不怕?”

皇帝浑身哆嗦了一下,他怔怔地看着衮国长公主,而长公主也看着他,兄妹二人明明相距不过两步远,却如同隔了千山万水。

“当年,你我同在母后的膝下长大,母后总疼爱你,也总说,你们是男儿,让你和大皇兄多照顾我和安国,萧璴,你以为你会不老不死,将来不会去见母后,你有脸见母后吗?”

“母后是真的最疼我吗?母后难道不是为了贤明的名声,不是因为我不是她亲生的,她最疼我,就是为了不让人说她善妒,是想从我身上赢得贤明的名声吗?”

衮国气怒不已,但很快就调整了情绪,“这些话,你去质问母后吧,你不用问我,我只问你,你下不下罪己诏,你到底要不要为安国平叛?”

衮国深吸一口气道,“我不管你把罪名安在谁的身上,我只要安国不背负叛逆的名声,定远侯世代镇守西疆,与西凉势不两立,而你,竟然诬陷定远侯通敌叛国,萧璴,你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他是不是把幽云骑留给你了?”皇帝瞪着一双凹陷的眼睛,若非他还能说话,无人相信他是活着的,如同幽灵一样,看着极为瘆人。

衮国长公主也是心头一惊,她没想到,萧璴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幽云骑,那一支专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而打造的骑兵,她点头道,“大皇兄深谋远虑,早一步将幽云骑给了侯爷,后来,出了宫变一事,侯爷死于你这个乱臣贼子之手,幽云骑到我长阳侯府手中,有何不可?”

皇帝气得胸膛剧烈起伏,“你,你想谋反?”

“你若是不给安国平叛,我反,又有何不可?”

皇帝猛地咳嗽几声,一口血喷了出来,陆偃忙出来了,轻轻地拍着皇帝的后辈,“皇上,来日方长,不如答应衮国长公主吧!”

“召集锦衣卫,将,将她锁拿,灭,灭长阳侯九族!”

“皇上……”

陆偃还要劝,门外,传来了襄王的声音,在秋日长夜中显得格外尖锐,“皇上,安国长公主冤枉啊!皇上,您是君,安国长公主乃是臣子,您若是想安国长公主死,一纸诏令,她不得不死,您身为国君为何要与西凉勾结,谋害忠臣呢?”

皇帝眼前一黑,几乎朝榻下跌倒,陆偃忙拉住了他,皇帝这才没有摔个狗啃地,他惊骇地问道,“谁,谁在外头?”

李宝桢连滚带爬地进来了,“皇上,是襄王领着文武百官在门外跪着,皇上,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谢眺的声音传了进来,“皇上,先帝当年临终前下过圣旨,着传位于太子萧琅,可昭阳帝即位之时,却无圣旨。皇上,先帝临终前,薛太妃服侍在侧,请皇上交出薛太妃,由臣等审讯,昭阳帝的即位圣旨到底被谁拿走了?”

皇帝顿时胆战心惊,问陆偃,“薛太妃呢?她还没死吗?”

陆偃来不及说话,衮国长公主哈哈大笑,“薛太妃死没死,皇上不知道吗?先帝的嫔妃,无旨意,谁敢让她死?”

门外,臣子们高声喊道,“请皇上交出薛太妃!”

皇帝抬手指着门外,“你,你们,你们想逼死朕吗?”

无人回答,虽然隔了一道门,可是,门里门外的气氛融为一体,气氛格外紧张,君臣之间谁也不肯让步。

陆偃劝道,“皇上,只是一个说法,不如……”

皇帝知道陆偃要说什么,但此时,他愤怒不已,这么多年了,这些深受皇恩的臣子们,他们依然还惦记着昭阳帝。

他们是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得位不正,才会对昭阳帝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