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京营兵马极低的士气,赶他们出去迎敌绝对会扭头就跑,还不如驱使想要“将功赎罪”的何灌抵挡同军好使。
其实,朝廷发布诏令后,已经有不少路州进行了勤王动员,并陆续开拔了。
紧挨南阳府的永兴军路商州西军便进入内乡县,正在往临安城赶。
但这部兵马只是西军的前锋,仅有一个未满编的将,靠他们扎下硬寨牵制同军的前锋都很勉强,正面作战打退敌人就不要想了。
因而,刚刚组建的亲征行营真就是个空壳子,既无敢战之兵,也无知兵的将帅,甚至连出谋划策、组织保障的人才都极度缺乏。
放眼整个临安城,待制以上官员中最知兵的当属开府仪同三司高俅。
其人虽然以“球”闻名,却不是真的只陪道君踢球不干正事。
高俅执掌殿前司这么多年,虽无大功,但也没有出什么大事,能力还是有的。
指望他带兵打仗当然不成,但调度物资管理兵员上,其人再不济,也远比从未掌兵的吴敏、李纲等人要靠谱得多。
可惜,高俅乃是道君的亲信,之前突发急病才没有跟着太上皇南下。
赵桓已经登基,绝不能再用自己老子的亲信掌兵,出谋划策也不行!
高俅也知道自己身份敏感,发病后就闭门谢客,刻意淡化自己的存在感,以至于太学生陈东上书所列“六贼”便没有提及此人。
高俅指望不上,其他臣子更不能指望。
之前,赵桓因开封府失陷慌了手脚,曾召集众臣廷议应对之策。
结果,大臣们建议不一。
有劝皇帝南渡大江,或西奔关中的,待集天下兵,选将出师,再与敌决战的;
有建议坚壁戒严,收民清野,使敌人攻不得前,退无所掠,师老气沮,然后待勤王兵马齐聚,再赶走同军的;
也有主张派能言善辩之士,许以割地赔款,兄事大同等条件,劝正乾皇帝退兵的。
兵部侍郎李纲则认为大宋输在民无战心,军无士气,唯有效法真宗皇帝御驾亲征,以攻为守主动出击,才能鼓舞民心士气,打退强敌。
赵桓被臣子们吵得脑瓜子生疼,其实分辨不出谁的意见更好,自己又该听谁的。
但众臣只愿张嘴提毫无操作性的建议却不愿践行自己的建议,唯有李纲愿意担起抗敌之责,赵桓这才定下亲征的决心。
只是,以赵桓登基后第一次临朝都会躲起来的性子,又如何能够做到定下决心就一直坚守呢?
其人下诏何灌不得入城的同时,还下了另一道诏令:
以兵部侍郎李纲为尚书右丞、临京留守,知南阳府事聂山为随军转运使。
数日之内李纲再次升官,终于位列暂支,其人却没有升官的喜悦,也顾不得城下失魂落魄的何灌了,当即下了城墙,匆匆赶往宫中请求奏对。
朝中有小人!
天子朝令夕改,肯定是受到了小人蛊惑,才会想到临阵逃跑!
……
ps:头疼得厉害,好久没发这么短的章节了。